跳到主要內容區

自主運動訓練改善帕金森大鼠的運動和認知障礙

§本心得評析表為長庚大學復健科學研究所期刊分享討論§
2018年11月22日
自主運動訓練改善帕金森大鼠的運動和認知障礙
Shih-Chang Hsueh, Kai-Yun Chen, Jing-Huei Lai, Chung-Che Wu, Yu-Wen Yu, Yu Luo, Tsung-Hsun Hsieh, and Yung-Hsiao Chiang
撰稿人:長庚大學物理治療暨復健科學研究所 碩一 黃昱庭

  本研究由臺北醫學大學-神經再生博士醫學學位學程Shih-Chang Hsueh等人2018年所發表,帕金森氏症是第二常見的中樞神經性退化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症,導致帕金森氏症的原因是黑質紋狀體系統中的多巴胺能(DA)神經元損失,造成一連串的運動與非運動的症狀,運動症狀像是休息式震顫、僵直,運動不能和姿勢反射異常等症狀,其中非運動的症狀常常發生在運動症狀之前,因此本篇研究想探討自主運動訓練對於以神經毒素(6-OHDA)誘導出帕金森大鼠,是否能夠改善運動以及認知障礙。
  此實驗選用71隻Sprague Dawley大鼠,65隻老鼠將注射神經毒素6-OHDA到左側內前腦束(MFB),6隻注射生理食鹽水,避免藥劑從微量注射針頭回流,所以注射完後會留針5分鐘。注射神經毒素中分為38隻是短期訓練(運動組有17隻,非運動組有21隻),27隻是長期訓練(運動組有12隻,非運動組有15隻),而6隻生理食鹽水一樣分為運動組及非運動組,依照不同的訓練模式,進行為期3-6周,無限制的滾輪訓練。經3-6自主運動訓練之後,帕金森氏大鼠在訓練前後的走路速度在運動組下降的幅度比較慢,支持底面積在運動組也比非運動組上升幅度還小,顯示自主運動是可以有效減緩帕金森氏症症狀惡化速度。強迫游泳測試中,運動組不動的時間顯著低於非運動組,表示沒有運動的老鼠,有比較憂鬱的傾向。經由實驗結果驗證,經過早期運動後的帕金森大鼠,在憂鬱、認知等非運動項目,以及步態表現上都有進步,在6-OHDA損傷後4週的長期時間點進一步分析PD大鼠的步態表現,可以觀察到運動行為有明顯的改善。
讀者評析:雖然非運動及運動能力都有所改善,但是在免疫細胞染色卻沒有顯著差異,或許可能是多巴胺細胞在誘導後死亡的比例已經很高,導致後續的運動訓練達不到延緩保護的效果,未來或許可以朝這方面去研究,運動搭配其他方式減緩多巴胺細胞死亡的速度,進而達到運動功能的恢復。

★ 自主運動訓練強度及神經毒素誘導帕金森氏症由專業研究人員及物理療師經實證醫學所制定,如有任何相關問題或對於本系所有興趣者,請洽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03)2118800 轉3535 ★

期刊來源: Hsueh, S. C., Chen, K. Y., Lai, J. H., Wu, C. C., Yu, Y. W., Luo, Y., ... Chiang, Y. H. (2018). Voluntary physical exercise improves subsequent motor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s in a rat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19(2), [508].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