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八週膝關節重複被動介入對於腦性麻痺孩童下肢肌肉張力以及功能之成效

八週膝關節重複被動介入對於腦性麻痺孩童下肢肌肉張力以及功能之成效

Cheng, H. Y. K., Ju, Y. Y., Chen, C. L., Chang, Y. J., & Wong, A. M. K. (2013)

 

撰稿人:長庚大學物理治療暨復健科學研究所   碩一    林珮瑜 2018.8.2

 

    此研究由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Cheng, H. Y. K.等人於2013年所發表。腦性麻痺兒童普遍有運動和姿勢障礙的損傷,進而限制活動和參與,腦性麻痺常出現的神經症狀包括,反射異常、肌張力不正常、震顫、無力、不正常步態、自發性動作下降以及動作範圍下降等。其中痙攣為患者父母以及專業醫療人員較為注意的症狀之一。痙攣會阻礙肌肉和肌腱的伸展,使肌肉較為僵硬,導致攣縮的形成、行走困難以及行走速度下降。先前研究顯示持續被動關節運動(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可改善上運動神經元損傷病人降低肌肉高張力以及改善下肢功能,透過可控制的運動範圍,提供關節循環運動。有研究指出,動態牽拉較靜態運動更能有效改善關節以及肌肉僵硬。

    此研究使用交叉設計之方式進行。共收取18位腦性麻痺兒童,年齡範圍9~12歲,腦性痲痺類型為痙攣型雙邊以及痙攣型四邊腦性麻痺兒童。分為兩組,一組9位受試者,其中一組會先接受8週重複被動運動,另一組為控制組,結束後中間停止4週,兩組介入內容交叉,再進行八週介入。使用的被動運動儀器為自製儀器,可再坐姿之下進行被動關節運動。評估時間分為4次,分別為介入前、介入8週後立即、介入後1天以及介入後三天做評估。評估內容包括行走之功能性表現(Timed Up and Go, TUG; six-minute walk test, 6MWT)、痙攣測試(Pendulum test;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主動關節角度以及被動關節角度。結果發現在重複被動運動介入後,痙攣強度會減少,行走功能(TUG6MWT)以及主動關節角度有顯著改善,並且維持3天。

讀者評析:雖然結果顯示持續的被動關節運動有助於痙攣下降以及行走功能的改善,但此研究之評估方式為8週結束後立即評估,而不是每一次治療結束後立即做評估,仍不清楚每一次治療結束後改善的狀態。此研究之寫作方式仍值得學習,從介紹開始廣泛到針對研究內容撰寫,結果部分也清楚分析每個評估項目,在沒有顯著差異的被動關節運動也有做完整的解釋分析,期刊內容描述相當完整。

★    被動關節運動訓練強度及頻率由專業研究人員及物理療師經實證醫學所制定,如有任何相關問題或對於本系所有興趣者,請洽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03)2118800 3157

 

期刊來源:Cheng, H. Y. K., Ju, Y. Y., Chen, C. L., Chang, Y. J., & Wong, A. M. K. (2013). Managing lower extremity muscle tone and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via eight-week repetitive passive knee movement intervention.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4(1), 554-561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