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碩士班簡介

成立緣由

內政部統計顯示至1999年底,領有殘障手冊的身心障礙人口已超過61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8%。其中肢障者所佔比例最高(43.4% ),智障者次之(10.96%),身心障礙人口每年又以約20% 比率成長。然而,實際接受醫療照顧者尚不及一萬人,其原因除相關專屬照顧機構缺乏外,輔具研發與應用人才亦相當匱乏。另外,隨著國內人口的高齡化,加上社會組織、倫理觀念、生活型態及經濟環境的變遷,老人健康及醫療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研發具前瞻性之復健科技輔具並積極推廣至醫療照顧機構及傷殘患者家庭,以及加強慢性患者與老人之長期照護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對推展全方位醫療政策,實刻不容緩。

目前物理治療大學部訓練之目標,是養成學生之專業技能以從事臨床工作為主,復健科技與醫療專業高級學術及研究人才的培育相當匱乏。復健科學除缺乏較深入性的學術研究外,將復健工程科技的研發導入臨床醫療實務的應用亦不多。因此,為提升物理治療專業人員的臨床研究能力,於民國九十一年八月成立碩士班目前專任教師12名,每年招收14名學生。

 

成立宗旨
 
拓展多元化物理治療與復健相關專業學術研究風氣,培育物理治療與各復健專業領域教學、研究與科技之高級人才。 

 

發展方向與重點
秉持「理論與實務結合」之教育精神,以拓展多元化復健相關專業學術研究風氣為目標,為我國培育復健專業領域之高級人才。本系除了提供長庚大學教學、研究的師資與設備外,亦連結其他長庚體系資源,以求與臨床實務結合及與其他專業有效的合作。舉例來說,本系與長庚紀念醫院合作,使研究生在校期間獲得臨床實務經驗,培育良好之專業素養,提升其復健專業學術研究及臨床實務能力之水準。另外,已成立桃園長庚紀念醫院、養生文化村與護理之家,提供本系有關老年及慢性疾病之長期照護醫療問題的研究及臨床實務環境。因此,本系學生可充分達成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並且藉此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及關懷生命的道德情操,營造優質的教育成果。
 
 
教育目標
1.秉持理論與實務合一之教學方針,培育物理治療專業的教學師資及臨床領導人才。
2.整合基礎、臨床醫學與工學等知識,建立物理醫學之理論基礎。 
3.研發前瞻性科技輔具,開拓臨床醫療市場。 
 
學生核心能力
a.物理治療專業知能與臨床技能
b.物理治療倫理、風範與領導能力
c.生物醫學研究與研發能力
d.人道關懷、行為及社會科學知識
e.資訊應用、國際觀與終身學習能力

 

瀏覽數: